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身边的事 > 正文
    购物车
    0

    让乡村美起来 让农民富起来 推进乡村振兴 今年这样干

    信息发布者:qing01
    2021-09-10 10:59:21    来源:互联网   转载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站在开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哈市各县(市)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摆在突出位置,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力量,推进乡村振兴,让乡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尚志 推进“两头两尾”助力产业振兴念准三农经,在乡村振兴上再迈新步伐。新的一年,尚志市将在重点抓好“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工程基础上,将“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这“两头两尾”与乡村振兴有机整合,促进农业提质、农民富裕、农村繁荣。

      

      

    推进产业兴村强镇,尚志市将围绕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继续加大对食用菌、浆果、药材等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谋划推进绿色果蔬及冷链物流、大榛子种植园区、中药材标准示范园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园区建设。加快北草堂药材基地、尚志寒地树莓圃园区等项目建设,引进带动一批产业关联度大、产品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加快推进“两头两尾”。以全国食用菌产业集群示范县为抓手,依托润泽菌业、三道菌业、苇沙河菌业,发挥苇河黑木耳大市场优势,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促进食用菌产业集群发展,叫响“尚志黑木耳”“尚志红树莓”“亚布力惊哲猪”等高质量地域品牌,培育“珍珠山”“盛之稻”“迪尧”等一批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名牌企业、品牌产品。

      

      

    建设粮食安全产业带,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黑土地保护工程建设,确保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8亿斤以上,巩固全国产粮大县地位。抓好“两牛一猪”,推进标准化肉牛和奶牛养殖基地建设,新增奶牛2万头,年增奶源11万吨,新增肉牛2000头。大力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引导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提升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发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继续进行蚂蚁河治理及河东灌区、中型灌区改造,谋划实施中小河流治理、水毁修复、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乡镇集中式供水工程建设。推进乡村生活垃圾治理、厕所、村容村貌改善、村庄绿化、生活污水处理“五大整治提升行动”,推广环卫一体化模式,完成农村改厕任务329户。升级改造13条85.36公里农村公路、16座农村公路危桥。稳步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

      

      

    五常聚焦“五品”提升发展稻米产业,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五常市将聚焦“五品”提升推进稻米产业发展,深化结构调整提高农业质量效益,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实施乡村建设,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上实现新突破。坚持标准化、产业化、集团化、品牌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围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消费增信、品牌增值“五增”目标,五常市将从五常大米“品种、品质、品位、品相、品牌”五个方面重点发力,持续推动五常稻米产业健康发展。提升品种,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继续推进五优稻四号提纯复壮和优质品种审定推广。规范水稻原种生产基地,实现良种全覆盖。提升品质,在执行五常大米质量标准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制定销售、物流管理标准,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标准体系。提升品相,严格地理标识使用,升级五常大米溯源防伪系统。提升品位,实施黑土地保护提升工程,开展水稻“三不用”行动。提升品牌,加强对五常大米市场监管,创新五常大米营销,深化与阿里巴巴、京东等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进五常大米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培育1-2个国际著名高端大米品牌。

      

      

    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五常市将推动农产品供给质量、供给能力同步提升。提升高标准农田、现代水利设施建设,计划投资2.73亿元,推进龙凤山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水土流失治理等5个项目。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计划扩稻2万亩,调增玉米5.1万亩,发展两瓜、蔬菜、中草药等16.6万亩,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有机融合。发展农村电商、金融服务、乡村旅游等农业新兴业态,促进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推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巩固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农业金融保险等改革成果,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创新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分置实现形式,落实农民带资带地进城落户政策,解除农民后顾之忧。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将投入重点向中心村屯倾斜。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打造富有五常特色的龙江民居。巴彦激活乡村经济顺应农民新期待,完成6个现代化新乡村建设,改造农村公路40公里、危桥30座,谋划哈北公路二级公路拓宽改造工程,支持配合哈尔滨至巴彦高速公路规划建设,开展剩余82个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激活乡村经济,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一体化建设。“十四五”开局之年,巴彦县将积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创造条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

      

      

    依托巴彦镇、兴隆镇的产业优势,巴彦县将围绕“三线”公路的交通优势,依托便利的公路铁路交通,形成设施农业发展带,建设哈尔滨“中央厨房”。发挥农业大县的资源优势,巴彦县将发展壮大绿色食品加工、畜牧养殖加工、清洁能源等主导产业激活乡村经济,建成哈尔滨市域内猪肉制品、玉米大豆深加工基地,成为哈尔滨市的米粮仓、果菜园和肉基地,打造哈尔滨市“加工厂”和“后花园”,促进农业增收、农民致富。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确保2021年粮食播种面积、产量稳定在344万亩、34亿斤以上。新增高标准农田13.6万亩,黑土地保护8万亩,完成土地全程托管70万亩;着力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食用菌种植200万袋、大果榛子种植1000亩,建设红光乡、黑山镇、松花江乡3个食用菌核心区、5个产业示范村镇、12个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继续加强动防体系建设,推进生猪稳产扩产,畜种保持平稳发展;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积极谋划争取哈北公路(巴彦镇-巴绥界段)69公里二级公路拓宽改造工程。

      

      

    立足玉米、大豆、生猪等优势农牧资源,巴彦县将深入推进“农头工尾”“粮头食尾”,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农产品加工业,叫响巴彦玉米、巴彦大豆、巴彦生猪产业三张“金名片”,培育成县域龙头企业。践行绿色理念,促进循环发展。持续开展绿盾行动,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私垦滥伐等行为,坚决守住耕地红线。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强少陵河、五岳河、泥河水体综合治理,扎实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稳步推进林地恢复,完成植树造林2.1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3.7%。完善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机制,推动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通河建设“五型”村庄打造美丽乡村,新的一年,通河县将着力打造“旅游特色型、美丽宜居型、提升改善型、自然山水型、基本整洁型”五种类型村庄,每个镇在巩固原有示范村基础上,再新建设2个示范村,带动村容村貌整体提升,塑造美丽宜居乡村。通河县在去年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和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标兵县荣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通河镇桦树村入选全国首批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通河镇建设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今年,通河县将继续因地制宜建设美丽乡村。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清洁行动,全面开展“四清一改一绿”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农村垃圾、污水、禽畜粪便、农业面源治理,深入推进厕所和建治镇污水处理设施。全面启动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加大对农村破旧危房的清理力度。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筑牢绿色屏障。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体系,推进土壤污染有效治理。强化秸秆综合利用政策引导,加大秸秆还田和腐熟力度。加强环保监测能力和环保应急处置能力建设,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通河。

      

    通河县将继续把乡村振兴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稳步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坚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方向,大力推进农林产业优质高效发展。 实施农业“三减”工程和黑土地保护工程,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和万亩水稻示范区建设,稳定粮食综合产能。在去年扩大有机农作物种植3万亩,新增鱼稻、蟹稻、鸭稻共作综合种养面积2万亩的基础上,继续推广功能稻、“鸭稻”、“蟹稻”和“可降解覆膜稻”等种植模式,大力发展大榛子、北药、食用菌、棚室蔬菜等特色产业。坚持品牌强县发展理念和现代化大食品方向,推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发展模式,把“通河大米”和“通河大榛子”做成知名的区域品牌,实现由“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

      

    延寿拓展脱贫成果做好增收“四篇文章”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乡村,新的一年,延寿县将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壮大扶贫产业,持续用力做好增收“四篇文章”,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延寿县将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定期核查,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发展壮大扶贫产业,编制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加强扶贫项目资金资产管理和监督,推进消费扶贫、电商扶贫,拓宽销售渠道。落实农村产业、就业、金融、兜底保障等措施,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延寿县将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农业“三减”,保护好黑土地,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增加高油高淀粉、饲料型专用玉米、鲜食玉米种植面积。探索建立北药种植基地,推广实施大榛子、沙棘、刺五加、艾草套种项目,因地制宜打造种植基地、养殖基地、加工车间,实现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

      

    聚焦农民增收主要渠道,持续用力做好增收“四篇文章”。坚持做优农田文章,培育壮大、规范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推动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确保农民土地经营收入最大化。坚持做实庭院文章,发挥乡村能人、种养大户示范引领作用,因地制宜打造庭院经济特色乡、特色村,提升庭院种养收益。坚持做强产业文章,围绕肉鸡、食用菌、光伏、设施蔬菜、食品加工、肉牛生猪养殖等扶贫产业,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保障吸纳带动收益,推动产业扶贫走向产业兴旺。坚持做活就业文章,加强就业创业培训,拓展本地就业空间,规范管理公益岗位,确保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弱半劳力就近就地就业。

      

    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持续开展农村拆违治乱、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卫生乡村五大专项行动,实施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四化”工程,健全完善农村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置率达95%以上。探索实施“大牲畜托管所”项目,解决农村人畜混居问题。推广农机车辆“离田脱泥”公益行动,解决春秋季道路泥土堆积问题。木兰 巩固脱贫成色 增添更多幸福感,站在奔向美好生活的新起点,木兰县将大力发展绿色特色产业促农增收,扩大有机鲜食玉米种植,推进生猪饲养量超100万头,在食用菌150万袋基础上引进加工企业,高质量改造72.3公里农村公路,以一系列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举措,为让广大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去年,木兰县争取扶贫专项资金5943万元,建成扶贫项目48个,巩固了大项目覆盖支撑、小项目叠加补充的产业扶贫格局。今年将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健全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确保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和动态清零。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增强带贫益贫能力,确保脱贫人口收入稳定增长,让贫困群众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上,对未来更有信心、更有动力。积极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切实把乡村振兴的基点放在农民增收上,木兰县将重点放在产业发展上,把着力点放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上。

      

    发展绿色特色产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各类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打造畜牧业产业链,支持天兆猪业、牧原实业等龙头企业不断扩大生猪饲养量,推动全县生猪饲养量向超100万头目标迈进。重点加快年产20万吨的饲料加工项目和年屠宰能力100万头的生产线项目建设,发展生猪产业从饲料、种猪、育肥到屠宰加工的全产业链;打造绿色食品产业链,依托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发挥昊伟农庄龙头作用,扩大有机鲜食玉米基地,实现鲜食玉米从基地到餐桌的安全可追溯,力争产值规模实现新突破。完善大米产业链,依托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水稻生产基地和“香磨山大米”地理保护标志优势,打响木兰大米品牌。建设大榛子和食用菌产业链, 大力推广大榛子和黑木耳、平菇、大球盖菇等食用菌种植,在食用菌150万袋基础上引进加工企业。建设现代化农村,高质量实施72.3公里农村公路改造升级工程、50.2公里林下道路工程和28座农村桥梁改造工程,加快构建农村垃圾储运体系,落实长效管护机制。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