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大家关注 > 正文
    购物车
    0

    走在前列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会标杆

    信息发布者:qing01
    2020-05-11 14:08:25    来源:互联网   转载

      来源: 舜网-济南日报

      作者:沙文婧 钱堃

      责任编辑:李欢

      

      

    三涧溪村现代化社区(本报记者 崔健 摄)

      仲夏的济南,满目葱翠。此时的“齐鲁8号风情路”迎来了全年的旅游高峰。

      “齐鲁8号风情路”位于长清区万德街道,全长18公里,北起拔山村,经马场、玉皇庙、房庄、张庄、马套,至界首、店台,一路串起这8个古老村落,是我市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打造的一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而撑起这条线路,带动沿路村民走向共同富裕的,是在这8个村组建的“联合党委”。

      探索推进“打造乡村振兴党建联合体”,实施“头雁”队伍提升工程,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实施载体创建示范工程……

      去年以来,我市立足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充分发挥省会优势,切实推进乡村“五个振兴”,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会标杆。

      

      

      

    “齐鲁8号风情路”成了一条致富路。(资料照片)

      打造党建联合体 实现抱团发展

      虽说山水相依,同沾一条路的“光”。可这些年来,“齐鲁8号风情路”沿线8个村的发展就如家门口连绵的山,有峰也有谷。富裕的村,每年集体收入能达到200万元,而隔壁的“穷亲戚”忙活一年还不到10万元。让8个村的收入都能“一路走高”,成为沿路村民们共同的愿望。

      去年以来,我市着眼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探索推进“打造乡村振兴党建联合体”,以党组织联建为基本形式,以大村强村为龙头,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优势互补”的原则,组建以强带弱、中心辐射、产业引领、村企共建等不同模式的联合党委,实现对区域内各村资源的优化整合,形成了以点带面、连线成片、整体提升的乡村振兴新格局。目前,我市已组建40余个乡村振兴党建联合体,覆盖300余个行政村。

      长清区率先“破题”,按照“党建引领、区域联动、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的原则,让“齐鲁8号风情路”上的“火车头”——“全国文明村”马套村与经济相对薄弱的7个村组建了“联合党委”(即齐鲁8号风情路管理区党委),由“全省担当作为好支书”、马套村党支部肖舒荣担任“联合党委”。“联合党委”成立以来,采取了“党建机制统一、人才选育统一、产业发展统一、村庄规划统一、社会治理统一、阵地建设统一”的“六统一”工作机制。将马套村先进的党建和发展经验复制推广到另外7个村,通过深入挖掘整合优势资源,旅游度假区、高山采摘园、灵芝产业园等相继落地。“联合党委”成立当年,7个经济薄弱村的年集体收入由不到10万元增长到了30多万元。

      

      

    东方商人生态农庄已吸纳近200名村民就业。(资料照片)

      实施“头雁”工程 打造坚强战斗堡垒

      在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我市通过实施“头雁”队伍提升工程,推进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打造坚强战斗堡垒,为乡村振兴提供力量和保障。制定“头雁指数”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年龄较大、工作滞后、群众不满等不胜任不合格的农村带头人,全部作出调整。同时,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对确无合适人选的村,从县乡机关选派优秀后备干部直接担任党组织,由市县组织部门重点培养、跟踪考察,对实绩突出、群众满意的,优先提拔重用。

      此外,为了加强对农村带头人的管理,济南在全省率先出台《从严管理监督实施办法》,聚焦选拔任用、监督约束、问责处置等“六个从严”,细化村干部个人重要事项报告、出国境管理等26项规定,明确“十不准”情形,细化6种问责办法,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有效扎紧制度笼子。

      据了解,下一步,我市还将探索设立村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按照每村每年不少于1万元标准,在全省率先实现服务群众专项经费“城乡全覆盖”,为村党组织办好群众关心的微实事提供有力支撑。

      成立合作社 实现“就地上班”

      鸟鸣花香,水清园美。走进章丘区刁镇东方商人生态农庄,现代化蔬菜大棚里,随处可见忙碌的身影。这里既是张官村振兴发展之路的有力见证,也是该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

      2007年,张官村党支部袁致功联合村内157个农户,牵头组建了华宝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华宝”商标,以韭菜为主打产品,每亩纯效益高达5000多元。2012年2月份,全村662个农户全部与合作社签订了流转土地的协议,本村1860亩耕地一次性整体流转到合作社。依托这些土地资源,袁致功带领合作社理事会启动了占地810亩的东方商人生态农庄的建设。

      目前农庄已吸纳近200名村民就业。更可喜的是,随着优质蔬菜、瓜果的畅销,以农庄为龙头,带动了周边5个村650户菜农发展绿色蔬菜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就地转移、就地上班、就地城镇化,农业的希望来了,农民的盼头来了,真正在田园牧歌中实现了“诗意的栖居”。

      如今,合作社在袁致功的带领下,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种植业。“这几年,国家一直在强调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我就琢磨着怎么才能让合作社转型。”袁致功说,在经过几次外出考察后,他终于找到了村子未来的发展方向——田园综合体项目,“只有一二三产业融合,才能让村子发展得更快。”

      加快产业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来抓,把产业发展落脚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实施了载体创建示范工程,济阳现代农业产业园、长清茶道田园综合体均纳入省级示范创建范围,唐王镇、孝直镇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创建名单,扶持打造了45家集12项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

      我市还实施了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6:1。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打造了“十八里谷道”等一批泉城乡村乐精品观光线,创建了齐鲁美丽田园等主体18个。全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到1230家,年营业收入达17亿元。

      为加快农村电商发展,完善市级电商服务平台,我市还积极建设县级电商服务平台,加强镇村服务站点建设,年底预计完成县级电子商务服务站、镇级服务站覆盖率达到60%以上,村级服务站覆盖率达到40%以上。

      

    原标题:走在前列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会标杆

      

    值班主任:李欢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