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网通总站 大连村 580582.nync.com 欢迎您!
21日,习 近 平总甘肃之行第三天。上午,他来到河西四郡最东头、古称“凉州”的武威,深入古浪县农村林场考察;下午,他穿越河西走廊东部地理分界线的乌鞘岭,赴兰州继续调研。随着考察点的转换,越往东走,总的甘肃之行也似乎穿越了一条“历史的乌鞘岭隧道”,进而关注新时代中国更广阔的命题。一省、三天、九个考察点,这一路,注定不平凡。
△习 近 平总甘肃之行第三天考察路线
1.这个村庄不平凡:富民新村的“小燕子”
21日上午,武威市古浪县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富民小学的音乐教室里,传来一阵歌声。
△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弹奏和演唱《小燕子》。(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富民小学去年刚刚开办,现有在校学生122人。正值暑假,学校为喜欢音乐的孩子提供了暑期兴趣班。15个孩子每天都在这间音乐教室里练习弹琴。(国广记者吴倩拍摄)
21日上午,正在村里考察调研的习 近 平总来到了这间教室。孩子们为习爷爷现场演唱的正是这首《小燕子》。而在离富民小学几百米远的富民新村三组192号,李娟、李睿姐弟俩正在自家院子里玩。
△姐姐李娟今年8岁,在富民小学上一年级。弟弟李睿6岁,在离家更近的村幼儿园上学。(央视记者张宇拍摄)
姐弟俩的爷爷李应川告诉《时政新闻眼》,一年前,他们一家6口人从古浪南部山区的横梁乡搬迁到了这里。
△正如新燕衔新泥,落户这里不久,勤劳的主人就在院落一角种瓜种菜,如今正是藤蔓满架瓜卧地。
离开富民小学后,总就到了李应川家,先后看了他家的厨房、卫生间兼仓储室、客厅和卧室。
△总就是在这间客厅里落座,与一家人拉家常。(央视记者张宇拍摄)
△在客厅显著位置,摆着这张六口之家的“全家福”。(央视记者闫崎峰拍摄)
姐弟俩的妈妈次仁普尺为了生计,经常在外务工。这些年,一家人竟然没有拍过像样的合影。客厅里这张“全家福”,妈妈就是被“加工”上去的。今天家里迎来了这样重要的客人,远在外地的妈妈却无缘一见。
△总走后,一家人拍了这张全家福。虽然依然缺少了妈妈,但习爷爷来了自己家,姐弟俩很开心。
为了保护生态、脱贫致富,在富民新村,有1379个家庭、4580人像李应川家一样,从祁连山区像燕子一样飞来了生态移民区,过上了新的生活。
△古浪县易地扶贫搬迁示意图。
在富民新村,习 近 平总实地了解易地搬迁群众生产生活及脱贫致富情况。他不止一次说过,我最挂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每次国内考察,看脱贫,几乎是他的必选项目。这一次,自然也不例外。
2.这个林场不平凡:古有愚公,今有“六老汉”
八步沙林场地处河西走廊东端,腾
格里沙漠南缘,距离古浪县城30公里。在过去,这里叫“跋步沙”。因为沙子又细又软,人踩上去,脚就陷到沙里。
△上世纪80年代初的八步沙。(资料图片)
△如今的八步沙林场。(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为了保护家园不被狂沙吞没,1981年,古浪县土门镇台子村村民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程海、张润元,以联户承包形式发起和组建八步沙集体林场,承包治理7.5万亩流沙。他们六个人年龄加起来近300岁,被称为八步沙“六老汉”。
△组建林场时,六老汉按下红手印,签订这份合同。(央视记者郁振一拍摄)
“吃在八步沙、住在八步沙,死了也要埋在八步沙。”六老汉以最质朴的方式坚守20年,治理沙漠7.5万亩,形成一条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8公里的防风固沙绿色屏障,保护10万亩农田,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上世纪90年代初,六老汉中开始有人离世。他们在生前约定,如果自己不在了,家里也得出一个孩子接着干下去。“六老汉”各有一个儿子或女婿接过了治沙接力棒。从2000年开始,郭朝明的儿子郭万刚带领第二代治沙人又开始向古浪县北部沙区的三大风沙口进军。
△柠条、大蓟、榆树、红柳、苦豆草……郭万刚如数家珍地介绍这里最常见的沙生植物。(央视记者沈忱拍摄)
△八步沙林场的护林人员采用草方格固沙。在沙地上画出方格网,把麦草一束束按照画的方格铺在沙地上,再用铁锹扎进沙中,留一些麦草立在沙上,形成这种环环相扣的沙漠防护网之后,再在方格中种树。采用这种方式造一亩林,成本1200元左右,而且成活率很高。(央视记者段德文拍摄)
34岁的郭玺是第三代治沙人。他是第一代治沙人郭朝明的孙子,也是第二代治沙人郭万刚的侄子。
除了治沙护林,郭玺和八步沙的年轻人开始探索发展沙产业,建设梭梭接种肉苁蓉基地。
△肉苁蓉的根和花。肉苁蓉是一种寄生在沙漠树木梭梭根部的寄生植物,从梭梭寄主中吸取养分及水分。素有“沙漠人参”之美誉,具有药用价值。(郭玺提供)
今年是八步沙林场成立第38年。当初的第一代治沙人“六老汉”还有两位在世。三代治沙人接续奋斗,累计完成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37.6万亩。今年3月,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在八步沙林场,总实地察看当地治沙造林、生态保护等情况。总对治沙造林、荒漠化防治一直高度重视。就在此行20多天前,他在向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致贺信时说,中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荒漠化防治取得显著成效。荒漠化防治是关系人类永续发展的伟大事业。八步沙和八步沙精神,与总的宏愿紧紧相连。
3.这项工程不平凡:治理黄河、保护母亲河
兰州,这座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因黄河而兴。一城风景,系于黄河。
△从空中拍摄的兰州全景。(资料图)
△兰州中山桥,最初叫“黄河铁桥”,1909年竣工。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称“中山桥”,是黄河上最早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桥梁。2004年结束通车历史,成为步行桥。(资料图)
△兰州标志性雕塑《黄河母亲》,落成于1986年,作者是甘肃著名雕塑家何鄂。何鄂曾在敦煌研究院生活12年。雕塑中温婉微笑的母亲形象与敦煌莫高窟唐代造像特点不谋而合,而幼儿的创作是以何鄂二女儿在敦煌的一张照片为原型。(资料图)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2014年3月,习 近 平总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时,就曾来到黄河九曲十八弯的最后一道弯——位于东坝头乡的黄河岸边伫立远眺,并向地方干部询问黄河防汛情况,了解黄河滩区群众生产生活情况。2016年7月,他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加强黄河保护,坚决杜绝污染黄河行为,让母亲河永远健康。
这次在兰州,总专程考察了黄河治理兰铁泵站项目点。
△兰铁泵站平台视野广阔,可以全景观赏河对岸的风景。(央视记者章猛拍摄)
兰铁取水泵站建于上世纪末,主要为原兰州铁路局提供水源。2008年兰铁使用自来水后,该泵站被废弃。在打造黄河风情线大景区过程中,兰州市将泵站改造为观景亭,连通滨河漫步道和人行道,今年5月竣工。
4.这本杂志不平凡:边陲之地创造“读者现象”
21日下午,习 近 平总来到读者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考察调研。
△读者出版集团。(央视记者杨立峰拍摄)
《读者》创刊于1981年4月,以“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为办刊宗旨,大量刊登国内外脍炙人口的美文佳作,发行量迅速达到百万册。去年,《读者》月均发行量486万册(含数字版),累计发行量突破20亿册。《读者》成为几代中国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这是《读者》的第一期和最新一期。相隔38年的两本杂志摆在一起,封面图仿佛是前辈在回望、注视新人,饱含深情。很难说清有多少读者从这本杂志收获了知识、视野、欢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它不仅是兰州的一张名片,更是千万读者心中的不可替代的文化符号。
△这是《读者》第一期的目录,这里有你感兴趣的文章吗?
△即使是38年前的笑话,现在看来依然极具讽刺性。
很多人好奇,一本诞生于资源相对匮乏的西北内陆城市的杂志,怎么就在全国脱颖而出,产生轰动的“读者现象”呢?接下来的这些场景,或许会对你有所启示。
△这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陈汉民教授手写版的设计意念,颇为用心。(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不难看出,《读者》从一本杂志发展成一个家喻户晓的文化品牌,一个重要秘诀正是笃信“内容为王”,坚持走“品味—质量—效益”之路,守正创新,用工匠精神打造精品。
△这是《读者》编辑部的工作现场。(央广记者潘毅拍摄)
△这是《读者》发行量突破千万册纪念银币。(央视记者王鹏飞拍摄)
△在读者出版集团的创意中心,能看到不少文创产品。这是皮影手绘。(央视记者张晓鹏拍摄)
从一个村庄到一个林场,从一个项目点到一家文化企业,总每去往一个考察点,都是在“解剖麻雀”,奔着问题和经验深入调研。总每去往一个地方,关注一个领域,也往往是在传递某种鲜明信号。从河西走廊到黄河之滨,总的甘肃之行划出一条清晰的轨迹,也留给人们诸多的启迪。22日,我们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