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网通总站 大连村 580582.nync.com 欢迎您!
2016 年 8 月,为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核心是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而农业产业是支撑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根基。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特色产业相对来说更具备培育条件。《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推介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以及 2017 年中央 1 号文件都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以农产品加工、农业文化旅游、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小镇。在政策导向和支持下,农业特色小镇已成为各地重点培育的特色小镇类别之一。在农业特色小镇成为“创新建设焦点”的形势下,对其进行精准定位,并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探索建设思路,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实现吸纳小镇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带动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业特色小镇的内涵与特征
镇,原指“博压”,有、镇服之意,后喻“安定、镇定”,即“镇国家,抚百姓”,为镇戍、防御而设,主
要行使军事职能。宋代以后,镇逐渐成为县以下的商业交易之所,称为“集镇、市镇”,主要承担经济功能,即宋代高承《事物纪原》所载,“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可见,镇是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一个经济社会单元。镇不同于乡或乡村,它不仅有社会组织功能,也有更强的人口聚集、资源聚集和经济活动功能。因此,镇既是地方经济活动的中心,也是农村联系城市的纽带。
所谓“农业特色小镇”,是指依托于农村自然环境、农业特色产业或农业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明确的特色农业产业定位的小镇类型。作为以农业产业为特色的小镇,其服务地方经济活动和联系城乡的纽带作用更为突出,带动农村发展和拉动农民增收的目标也更为明确。因此,农业特色小镇应具备以下六个特征:
第一,地域基于农村。农业特色小镇是农业产业发展载体,通过农业产业发展,起到吸纳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积极作用。因此农业特色小镇在地域上应基于农村,或辐射范围涵盖农村,这样才能将来自城市的资金、技术、信息、市场等要素直接有效地作用于农村发展,同时再经转换,反作用于城市。
第二,组织面向农村。培育农业特色小镇涉及到定位农业产业类型、制定发展模式、规划发展前景、控制发展环境等环节,因此组织职能应直接面向农村,以确保培育工作的精准执行。
第三,功能服务农村。农业特色小镇是具有明确农业产业定位、农业文化内涵、乡村旅游资源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平台,这一平台的核心任务在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
第四,农业产业聚集的平台。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和提升涉农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农业特色小镇是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先导区,因此在培育过程中,更应注重平台功能,使其具备吸引农业相关产业集聚、实现融合发展的环境或条件。
第五,农产品加工和交易的平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 2020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 68%,到 2025年达到 75%,基本接近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特色农产品是农业特色小镇的显著优势,因此在发展农产品的加工、销售、转化升值等方面,农业特色小镇应发挥积极作用,为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就业增收创造条件。
第六,经济文化资源连接城乡的平台。当前我国经济实力已经具备了支撑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物质技术条件。城乡一体化需要一个能有效连接城乡的平台进行城乡生产要素、经济文化等资源的均衡配置。特色小镇由于受到城市与农村的双向辐射,发展具有明显的双向衔接特点,因此作为经济文化资源连接城乡的平台,正是特色小镇担负的重要使命。
二、农业特色小镇的七种类型
不同于军事重镇、矿业小镇、工业小镇,农业特色小镇围绕农业做文章。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民俗风情和传统风貌,具有丰富生物多样性的农业系统和农业景观,具有地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及相关农业产业等,都是农业小镇独有的特色资源。依托乡村优美生态环境、历史文化资源和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特色小镇大致可分为七种类型:
(一)依托独特自然环境和农业景观的特色小镇
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农业景观是发展农村生态旅游、优化农民收入来源构成的重要资源。以此为依托的农业特色小镇不仅可以满足城乡居民不断提高和增长的新需求,同时也为农民增收增加新渠道。位于江苏兴化的垛田镇即是以垛田景观成功促进当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垛田是在湖荡纵横的沼泽地区,用开挖网状深沟或小河的泥土堆积而成的垛状高田,四周环水,各不相连,似水面上的万千小岛,故有“千岛之乡”的美誉。2014年,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凭借独特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景观,以及突出的生产与生态功能,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每到清明时节,大小各异的垛田上开满金的油菜花,成为当地特色景观,每年吸引游客近百万人。再如位于桂北龙胜山区的龙脊镇,境内崇山峻岭,溪流纵横,生态良好,种质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 75.6%。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龙脊梯田分布在山顶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下方。独特的地理和生态条件为龙脊梯田赢得了“世界梯田之冠”的美誉。当地居民根据海拔差异,因地制宜种植水稻、辣椒、芋头等普通作物和茶叶、罗汉果、凤鸡、翠鸭等地理标志性农副产品,展现了龙脊梯田农业景观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同时也为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二)依托优质农产品生产的农业特色小镇
目前,我国农产品供给存在着质量不高、优质农产品不多等问题,将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已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这也是依托优质农产品生产的特色小镇需要肩负的首要任务。
以“月柿之乡”广西恭城莲花镇为例。月柿主产于广西莲花镇,至今已有 400 多年的栽培和加工历史,具有果型美观、色泽鲜艳、个大皮薄、肉厚无核、甜美可口等特点,而且营养丰富,具有医疗、保健功效。莲花镇以“中国月柿之乡”为名片,发展以月柿为主导的特色农业产业链,实现月柿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月柿年产量20万吨,占全县月柿产量的62%。目前,莲花镇月柿种植面积5万亩,占全镇水果种植总面积的71%,包括新建100亩以上标准化生产示范点15个,以及 4个面积 2000亩的月柿果实蝇综合防控示范样板点。莲花镇已成为恭城县最大的水果和农产品集散地,月柿交易活跃,年交易额达 3 亿元,全镇90%以上的农民因此增收致富。无锡阳山镇的水蜜桃种植历史可追溯至南宋,距今已有 700年之久,被誉为“中国水蜜桃之乡”。阳山镇现种植的水蜜桃品种20世纪20、30年代从奉化引入,具有形美、色艳、味佳、肉细、皮韧易剥、汁多甘厚、味浓香溢、入口即化等特点,又被称作“玉露蜜桃”。阳山水蜜桃还可酿酒,加工罐头,制成桃干、桃脯和蜜饯等,桃树的根、叶、皮、花、果仁均可入药,附加值极高。2000 年以来,阳山积极推动土地流转,改变经营模式,发展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收效显著。近来,阳山通过电商平台,成功开启销售新模式,并以水蜜桃为依托,从单一农产品生产向多元化经营发展。
(三)依托农产品加工的特色小镇
依托农产品加工的特色小镇是实现产城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新一轮特色小镇建设中的热点。以“酒都小镇”山西汾阳杏花村镇为例。杏花村镇是中国最早的白酒酿造地,素有“酒都”之美誉。早在 1500 多年前,杏花村酒已闻名天下,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更留下了“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千古佳句。杏花村镇以汾酒品牌知名度为基础,从种植、酿造、储藏、灌装、包装、物流、会展、质检以及旅游休闲全产业链切入,形成了酒产业为支柱,酒文化为特色,旅游开发为突破口的产业形态,不断拉动全镇经济发展,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群科镇是化隆回族自治县辖镇,常住人口中 86% 为回族。凭借清真食品特色产业优势,化隆人自20 世纪 80 年始在东南沿海城市开办拉面馆,并逐渐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拉面经济”。现全国270 多个大中城市共开办 2.12 万家拉面馆,从业人员达 14.7 万人,营业年收入超过 100 亿元。近来,在政府扶持下,结合互联网+发展优势,群科镇建立起全国首家专注服务于全国清真拉面店及清真餐饮企业,发展培育与拉面产业相关企业230家。群科镇还积极延伸拉面产业链到贫困村,全力打造拉面带动脱贫的新模式。“拉面经济”已成为群科镇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
(四)依托农产品贸易的特色小镇
斗南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交易品类涵盖了 100多个产品大类、1000多个品种,连续 20多年交易量、交易额、现金量、人流量和出口额居全国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 70%,并远销全球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是我国花卉产业的“风向标”和花卉价格的“晴雨表”。2016 年,斗南鲜切花交易量突破 60亿枝,交易额高达 47.2亿元。在斗南的带动下,云南省花卉种植面积逾112万亩(2015),从业人数达上百万,花卉种植亩产值少则1万多元、多则数十万元,为精准扶贫和全面小康作出了重要贡献。寿光是“中国蔬菜之乡”,是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蔬菜种植面积 84万亩,其中有机蔬菜 65万亩,蔬菜年产量 40亿公斤,年产值 40亿元,有 322种农产品获得国家优质农产品认证,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贡献率达 70%(2015)。为促进蔬菜产业发展,寿光自 2000年开始举办“寿光蔬菜博览会”,在国内外蔬菜及相关产业领域产生广泛影响,被认定为国家 AAAAA 级农业专业展会。2017年,菜博会共展示国内外蔬菜品种2000多个,新增品种302个,先进技术105项,栽培模式87种,吸引了来自全球 47 个国家和地区的万余名客商参展,参观人数达到 210.2 万人,实现贸易额 127 亿元。蔬菜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寿光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 20年翻三番。
(五)依托农业科技园区的特色小镇
五泉镇是杨凌区实现科技与农业相结合的基地,依托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区农科教优势,获得了大量科技、经济、政策支撑。五泉镇将现代农业发展作为镇域主导产业,按照“产学研融合、繁推一体、种加销并重”的总体思路,强化“农科”特色,以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现代农庄为引领,积极发展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形成了现代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特色产业体系。已组建专业合作社 63家,登记注册家庭农场 14 家,建成设施大棚 8000 亩,经济林果和苗木基地 1.3 万亩,流转土地 1.5 万亩,实现设施农业、经济林果、苗木、养殖、食用菌五大产业全覆盖。
(六)依托历史风貌的农业特色小镇
甪直是一座有着 2500 年历史的水乡古镇,以水多、桥多、巷多、古宅多、名人多著称。镇内水系纵横,古宅林立、古桥各异,遗迹众多,水乡特色浓郁,历史风貌完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被誉为“神州水乡第一镇”。以“水乡”“名镇”为依托,甪直重点打造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同时发展生态农业,突出特种水产养殖特色农业,持续提升“水乡第一镇”的特色品牌。
喜洲镇位于大理北部,东临洱海,西枕苍山,是南诏古城之一,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喜洲是重要的白族聚居之地,保留有自明代以来的上百院白族民居建筑群,以及丰富多彩的白族文化资源。依托苍山洱海之间的生态格局、独特的白族文化和遗产资源,注重一产与三产联动发展,拓展绿色有机农业、体验生态农业及观光农业,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
(七)依托民俗风情的农业特色小镇
中华农业文明历史悠久,农业民俗多彩丰富,它们以不同的文化形式融入到整个民族的精神世界与遗产宝库。尝新节是湘、黔、桂等省区仡佬族、苗族、布依族、白族、壮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农事节日,在每年新谷成熟时择日举行,以此庆祝五谷丰登、共享劳动果实。广西隆林仡佬族的尝新节活动最为隆重,每年都吸引来自各地的仡佬族同胞及其他兄弟民族等上万人参加。尝新节活动不仅演绎了仡佬族风情,弘扬民间文化习俗,也让更多人了解隆林,关注隆林,为当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贵州凯里的西江苗寨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区,苗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 99.5%,有“千户苗寨”之称。西江保留了苗族宗教信仰、节庆习俗,以及建筑、服饰、银饰、歌舞、饮食等民族文化遗产,是一座露天的苗族文化博物馆。西江以苗寨特色风情为亮点,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知名度不断提升。2017年“五一”期间,西江千户苗寨接待游客 1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 1.61亿元,并带动雷山县全县接待游客44.6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