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网通总站 大连村 580582.nync.com 欢迎您!
规模化养殖技术达人
1.做好鸡场的卫生消毒
(1)做好空栏期的卫生消毒工作。肉鸡出栏后,彻底清理鸡舍内的鸡粪、鸡毛、灰尘和舍顶的蜘蛛网与尘埃,再用消毒药水喷洒消毒。在清理鸡粪等污物后,先用清水冲净地板,再用消毒药水冲洗消毒。用清水把饮水器、料桶、料盆等器具洗净,再用消毒药水浸泡消毒,晾干后妥善安置备用。自动饮水的饮水线,排空后用溴氯海因或酸化剂溶液浸泡管道,再冲洗排空,彻底清除管道内的有机生物膜、藻类和水垢。然后用季铵盐类消毒药水浸泡管道,彻底消毒。
(2)抓好进鸡苗前的消毒工作。提前准备好垫料,暴晒后平铺于育雏室内,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最好用消毒药水喷洒后再晾晒消毒。进雏鸡前1~2天密闭育雏室,铺好垫料,每立方米空间使用福尔马林40~70毫升和高锰酸钾20~35克熏蒸,使用的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的比例为2∶1,熏蒸1个小时后排空残留气味和消毒药,以备进雏。
(3)注重养鸡过程中的消毒。首先要建立健全消毒制度,强化消毒意识。鸡舍的入口设消毒池,饲养人员要固定,不能串门,外来无关人员、物品禁止入内。其次,要搞好定期消毒,舍外可用2%~3%烧碱每星期进行1次消毒;舍内每周做1次带鸡喷雾消毒,发生疫病时可增加消毒次数或饮水消毒。
2.注意防寒保暖、通风透气
(1)注重保温。保温的关键点是要做到温度恒定,忌忽高忽低,并注意昼夜温差。温度适当时,鸡的表现为分散采食,分布均匀,精神旺盛;当温度偏低时,雏鸡的行动缓慢,羽毛松乱,聚堆,靠近热源;当温度偏高时,雏鸡远离热源,精神不振,张口呼吸,躁动不安。要根据气温条件适时脱温,但要防止脱温过早。
(2)添加垫料。保证垫料厚度是提高保温效果最简单有效的。尤其在冬天,鸡群脱温之后,除了自身体温没有其他任何热源,鸡群晚上俯卧睡觉,腹部直接接触地面,很容易受凉发病,足够的垫料是避免鸡群腹部受凉的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3)通风。鸡群所在空间的空气质量对鸡群的健康有重要意义。 通风不良,空气中的氧气不足,就会导致鸡群缺氧,而且舍内的氨气浓度大,会刺激鸡群,导致呼吸系统黏膜的损伤,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
3.加强雏鸡的饲养管理
(1)把好初饮关。雏鸡适时饮水非常重要,不仅能提高雏鸡的食欲,帮助饲料的消化与吸收,还能借助饮水饮服预防疾病的药物。雏鸡出生24~36小时之内必须开饮。水槽高度为0~4日龄7~8厘米、5~10日龄8~10厘米、10日龄以后13厘米。饮用水超过4小时必须更换。
(2)把好开食关。雏鸡的消化器官一般在孵出后36小时具有完备的消化功能,过早开食有害消化器官的发育。过晚开食又会消耗雏鸡的体力,使之变得虚弱。一般在开饮2~4小时之后开始喂食。开食的饲料要新鲜、营养丰富,颗粒大小适中,易啄食,易消化。
(3)温度。雏鸡前3日龄温度一般控制在35~37℃,如果雏鸡体质弱可以适当提高1℃,4~7日龄温度控制在34~36℃。然后以每周下降1~2℃的速度逐渐降温,一直降到18~22℃。在整个育雏期间,必须给鸡创造一个平稳合适的温度环境,切记温度忽高忽低,以免造成损失。
(4)湿度。鸡舍湿度应保持在40%~60%,湿度过低,雏鸡容易脱水,空气中粉尘增多容易损伤雏鸡的呼吸道黏膜,诱发呼吸道疾病。在高温低湿时可通过带鸡消毒的方式增加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净化舍内环境。
(5)密度。密度过大、鸡群拥挤、吃食不均,容易造成雏鸡生长缓慢、发育不整齐、感染疾病、死亡率增高等。雏鸡入舍后的饲养密度应掌握在每平方米30~50只。
(6)光照。雏鸡入舍后3天之内要保持24小时光照,光照强度保证每10立方米空间有1个100瓦的灯泡,尽量使鸡舍内没有暗角。从第四天开始每天减少光照90分钟,减到14小时以后每天减少光照20分钟,直到与白天的光照时间相等。
4.冬季常见鸡病综合防治措施
(1)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防治。该病的临床特征是鸡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加,重症鸡发生结膜炎、流泪,咳出带血分泌物或血块,严重时填塞喉管致使鸡窒息死亡。防治措施:用弱毒疫苗对鸡群紧急接种,同时用清热解毒及利咽喉的中成药对症治疗。
(2)鸡新城疫的防治。主要临床症状是突然发病,传播迅速,呼吸困难,排绿色稀便,鸡冠呈紫红色,死亡速度较快。如果病程稍长,则出现神经失调等症状。防治措施:首先应采取隔离饲养措施。其次应采取紧急消毒措施,以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及时用新城疫疫苗进行紧急接种,可有效保护未感染鸡。也可先用高免卵黄抗体进行注射,3天后再用疫苗接种。
(3)禽流感的防治。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肿头、眼分泌物增多、冠和肉髯边缘有紫黑色坏死斑点,呼吸困难,产蛋量明显下降。防治上可对鸡群进行免疫接种,尤其是提高新城疫及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免疫力。为防止细菌感染可适当使用抗菌素及喹诺酮类药物。
(4)鸡白痢的防治。主要临床症状是排白色稀粪,黏附于周围,有时堵塞,脱水,多呈败血症,死亡率一般在30%左右。治疗可选择的药物较多,如氯霉素类、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痢特灵、强力霉素及土霉素等。
(5)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治。临床特征是病鸡张口呼吸、咳嗽,有气管啰音、打喷嚏、流鼻水、嗜睡,产蛋量明显下降,产软壳蛋或畸形蛋或蛋壳粗糙。防治措施:免疫接种。可在雏鸡1~5日龄进行第一次免疫,使用H120疫苗;4~6周龄做第二次免疫,使用H52疫苗,以启动主动免疫,可使母源抗体低或母源抗体消失快的雏鸡及时获得保护。发病时,最好结合使用抗菌素,可控制并发性细菌病的发生。
(6)肉鸡腹水综合征的防治。主要症状是病鸡腹部膨大,头面部发紫,呼吸困难,逐渐衰亡。剖检腹腔内有大量腹水,全身肌肉、器官发生水肿。防治措施:可选用氨苄青霉素或阿莫西林(每100公斤水加10克)、环丙沙星类(每100公斤水加5~10克)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
(7)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主要临床特征是引发急性败血症和气囊炎、脐炎、关节炎、卵黄性腹膜炎、肠炎和全眼球炎等。治疗措施:大肠杆菌对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要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可选用的药物有氯霉素、庆大霉素、氟哌酸、四环素、土霉素及环丙沙星等。
(8)鸡肿头综合征的防治。病鸡眼周围、头面部甚至下颌及肉垂肿胀,出现摇头、斜颈等神经症状。防治措施:可选用磺胺间甲氧嘧啶(0.03%)、环丙沙星、氨苄青霉素等抗菌素,并配合抗病毒药物防治细菌继发感染。选用弱毒苗(1日龄喷雾)或灭活苗进行免疫。
冬季养鸡技术要点
1、防寒保暖
冬季气候寒冷多变,给养鸡生产带来许多不便,特别是低温对产蛋鸡的影响十分明显。
在一般情况下,可采取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并闭门窗,加挂草帘、饮用温水和火炉取暖等方式进行御寒保温,使鸡舍温度最低维持在3~5℃之间。
2、适度通风
冬季由于气温较低,鸡舍门窗关闭较严,通风量减少,但鸡排出的废气和鸡粪发酵产生的氨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却依然存在,易诱发鸡的呼吸道等疾病。一般可小范围通风,鸡舍消毒宜用过氧乙酸消毒,以中和鸡舍内氨气。因此,要切实处理好通风与保暖的关系,及时清除鸡舍内的粪便和杂物。采用在中午天气较好时,应开窗通风,使舍内空气清新,氧气充足。
3、减少潮湿
寒冷天气里控制鸡舍水分有时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尤其是肉鸡,鸡只不断地向鸡舍增加水分,而且只有通过将温暖而潮湿的舍内空气与寒冷而干燥的外界空气进行交换才能控制垫料的水分。如果空气交换率太低的话,一段时间后,垫料上将会蓄积水分而且产生的氨气会增加,脚垫和腿病问题也会增加。如果空气交换率太高的话,鸡舍就会变得很干燥,而且我们所关注的供暖成本也会极大地增加。冬季鸡舍内通风量小,水分蒸发量减少,加之舍内的热空气接触到冰冷的屋顶和墙壁会凝结成大量水珠,造成鸡舍内过度潮湿,给细菌和寄生虫的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因此,一定要强化管理,注意保持鸡舍内的清洁和干燥,及时维修损坏的水槽,加水时切忌过多过满,严禁向舍内地面泼水等。
4、定期消毒
消毒工作应贯穿养鸡的全过程。冬季气温较低,细菌的活动频率下降。
但冬季气候寒冷,鸡的抵抗力普遍减弱。若忽视消毒,极易导致疾病暴发流行。尤其是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疾病,这时应该每周用碘制剂对鸡舍进行喷雾消毒,但喷雾时一定不要对准鸡体,以免受凉。
5、补充光照
冬季夜长昼短,蛋鸡由于光照不足会引起产蛋率下降。为了克服这一自然缺陷,可采用人工补充光照的方式进行弥补。在一般情况下,每天光照的总时间不应低于14h,也不能超过17h。例如,白天的自然光照为12h,每天就需要人工补充光照2~5h。
6、增加能量
鸡靠吃进体内的饲料获得热能来维持体温,外界的气温越低,鸡作用于御寒的热能的消耗就越多。据测定,冬季鸡的饲料消耗量比其他季节增加10%。因此,在冬季鸡的饲料中必须保证能量充足,除保证蛋白质的一定比例外,应适当增加含淀粉和糖类较多的高能饲料,以满足鸡的生理和生产需要。
7、增强体质
冬季鸡的抵抗力下降,要特别注意搞好防疫防病工作,定期进行预防接种。